发布时间:2024-01-03
作者:魏老师
阅读量:
烹调是把可食物原料经过加工和切配,通过加热和调味制成不同制品的燃作方法,由于我国地域广大,各地所产供烹饪的原料性能、质地的不同,人们对菜肴的口味、质感、喜爱不同,形成了各种独特的烹调方法,其基本的烹调方法大致可归纳为:炒、烧、炸、炖、煨、蒸、烤等30多种,本文将重点阐述常用的几种烹调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。
1、炒对营养素的影响
炒是一种最广泛使用的烹调方法。它是以油或金属为主要导热体,将小型原料用旺火在较短的时间内加热成熟,调味成菜的烹调方法。属烹调方法的一大类,它包括多种炒法。如滑炒常用蛋清或湿淀粉浆拌的原料,这种方法可使原料中的营养成分没有什么损夫,若不上浆,营养损失就大了,特别是炒蔬菜,维生素c损失更大,又如干炒法则对营养素损失较大,除维生素外,蛋白质因受干热而严重变性,影响消化,降低吸收率。如干炒黄豆,干炒牛肉丝等。一般来说,“旺火速炒”是较好的烹调方法:。
2、炸对营养素的影晌
炸是一种以油为导热体,油与原料之比为4:1以上,大部分原料经高温成菜的方法,成菜后具有香、脆、嫩、松等特点。由于炸的油温温度高,对原料中的营养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,如蛋白质因高温炸焦而严重变性,营养价值降低。脂肪也因炸受破坏而失去其功用,炸甚至可产生妨碍吸收维生素A等物质。如果烹调原料在油炸时,外面裹一层糊来保护,可防止蛋白质炸焦。简而言之,挂糊炸比不挂糊炸的营养素损失就少得多。
3、煮对营养素的影响
煮是将原料入水中(原料与水比例为1:1或1:2或1:3),.旺火烧开后,用中小火较长时间加热使原料成熟的一种烹调方法。煮对糖类及蛋白质起部分水解作用,对脂肪则无显著影响,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和吸收。但水煮往往会使水溶性维生素及矿物质(钙、磷等)溶于水中。根据实验结果,一般青菜与水同煮20分钟,则有30%的维生素C被破坏,另外有30%溶于汤内。苋菜煮25分钟后,有35%的维生素溶于汤内;其它耐热性不强的维生索B1等,也会遭到破坏。煮的时候若加一点碱,则维生素B族,维生素c全被破坏;水煮面条有部分蛋白质和矿物质转入汤内,有30一40%B族维生素可溶于汤内,所以饮食店里的青菜煮面,不仅味道好,而且营养素保存的也多。
总之,应用煮的烹调方法,制成的菜肴宜带汤食用,仅损失部分水溶性维生素,其他营 养素损失较少。
4、蒸对营养素的影响
蒸菜是以水蒸气作为导热体,用中、旺火加热使成菜熟嫩或酥烂的一种烹调方法。对营养素的影响和煮相似。部分维生素B、维生素C遭受破坏,但矿物质则不因蒸而遭到损失。
蒸的方法,原料处于蒸笼内,空间密闭,与水的直接接触少,原料除了因受热而排出少量水分外,可溶性物质溶汁很少,原料中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,部分蛋白质和糖类发生水解,无机盐发生溶出,则不易损失。但由于加热时间较长,也会使少部分维生素(如维生素C、维生素B1等)受到损失。
5、炖对营养素的影响
炖是将原料放入盛器内,加水或汤和调料,用旺火烧开后,再持续小火加热至原料酥、烂的一种烹调方法。成菜汤汁清澈醇厚,炖与煮的营养素变化相似。所不同的是,炖比煮所需加热时间更长,原料中的蛋白质水解多,尤其是不溶的坚韧的胶原蛋白质可转变为可溶的白明胶,使汤具有粘性,食物更显柔嫩;蛋白质易于消化吸收,易于老年人食用。原料中的脂肪也发生一定程度变化(利于消化),无机盐和维生素大量溶于汤汁中。炖使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破坏严重,糖类中的淀粉可糊化,纤维素、果胶软化,可溶性物质溶入汤汁中。所以炖菜的汤汁应充分利用。
6、焖对营养素的影响
焖菜是原料以水为主要导热体,经大火烧沸一一长时间小火焖一一大火加热,成菜酥烂,汁浓醇厚的一种烹调方法。此法引起营养素损失大小和焖的时间长短有关。时间长则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损失大,时间短维生素的损失则少,但食物经焖煮后消化率有所增加。
7、爆对营养素的影响
爆是将改刀后的原料,用旺火热油使之成熟再进行调味(对汁对芡)的一种方法,一般是原料先经上浆拌均匀下油锅过油或走油划散成熟,然后沥去油再加配料,快速翻炒出锅装盘,这种操作原料的营养成分因有蛋清或湿淀粉形成的薄膜保护,所以没有损失或损失很小。